文章已获“一条”(id:yitiaotv)授权,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每天一条独家原创视频
薄世宁,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从2001年开始,已经在ICU工作了近20年。
ICU是医院里治疗病情最严重病人的地方,
“我每天的工作,就是救命。
我每天想的都是‘怎么让人先活下来’”。
每天工作24小时,第二天休一天,
之后又是白班24小时,
这样的工作节奏他也保持了近20年。
薄世宁做医学演讲
2003年非典时,他刚毕业不久,
被一个电话调到非典前线,
管理第一批传染性最强病人、病情最重的病人,
因此被评为“北京大学抗‘非典’英雄”称号。
这次冠状病毒,他又一次冲到前线,
在重症病房的工作之余,
还担任疑似病例的会诊。
在2020年1月疫情爆发期间
接受了央视新闻的直播采访。
2019年底,他总结20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写成了一本书
《薄世宁医学通识讲义》,
梳理人一生必须要知道的医学知识。
他说希望从认知层面改变大众对健康、对医学的理解,
“医疗的本质是支持生命自我修复”。
除了本职工作,做医学科普也是他最热爱的工作。
薄世宁接受一条采访
3月初,一条在北京见到了薄世宁,
在直播采访中,
我们聊了聊这本书,
及当下最棘手的疫情背后的医学逻辑。
自述薄世宁 编辑张锐嘉
ICU是治疗重症病人的地方,治疗的病症包罗万象,比如病人出现了器官衰竭、有生命危险,需要抢救的时候,就会被送到ICU。
我们一个班24小时,上24小时休一天,然后继续白班24小时,这么倒。就这样,我已经在ICU工作了近20年。
我很长时间不太喜欢谈非典,
每次谈都很难受
2003年非典的时候,我刚毕业两三年,也刚刚结婚。我记得那是一个周末,我们一家人在公园散步,我接到一个电话,医院的医务处问我:派我到一线,我能不能去?
我当时管理的是最早被感染的病人,这些病人病情重、传染性最强,所以后来获得“北京大学抗非典英雄”称号,其实我称不上英雄,你看这次新冠肺炎,那么多医生冲向前线,我们只是在工作而已。
我们一批同学都是刚毕业、当住院总医师的阶段,我一共三个同学感染,其中一个治愈,一个牺牲,另外一个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我很长时间不愿意谈非典,每次谈都很难受。牺牲的那位同学,他们一家两个人都是医生,都是我们同学。从感染到抢救十多天时间,她老公一直在旁边陪着,到最后心脏突然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开始抢救,她老公摘下口罩给她嘴对嘴做人工呼吸。很多人会问说这个男生会不会感染了?没有。一点都没有感染。
其实病毒对于大家都是公平的,因为每个人面临被感染的几率是一样的,但其实又是不公平的,因为每个人免疫力不一样,他的结局就不一样。
人体免疫是健康的底层逻辑。
有几个对人体免疫系统最坏的习惯:
熬夜,熬夜超过7天,人体基因组里面部分基因开始变异,导致长期对健康造成影响;
酗酒,一次醉酒对于免疫力的损伤可以持续长达十几个小时;
抑郁、焦虑。
为什么这次新冠病毒肺炎那么难治?
为什么新冠肺炎刚开始的时候大家比较紧张?是源于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其实我们平时普通的感冒,最常见的就可能是冠状病毒感染,全球每年有291,000至646,000人因流感病毒相关的呼吸系统疾病而死亡。
上个月我写了一篇科普文章《为什么病毒性肺炎这么难治?》,谈到细菌和病毒,以及这次的新冠病毒。
细菌和病毒的区别,在于侵入人体后是否能够独立生存,细菌可以独立生存,进入人体只需要“营养”,不需要侵入人体细胞内,青霉素被发明出来后就可以轻松又有效地对抗细菌;而病毒不能独立生存,而必须要侵入其他物种的细胞内,加工蛋白,不停地繁衍出下一代的病毒。
为什么这次新冠病毒这么难治?
第一是没有特效药。针对细菌感染现在有了抗生素,能够更好的起到很好的效果;但针对新冠病毒,我们没有特效药。
第二是新冠病毒可以攻击人的免疫系统,很多病人会出现淋巴细胞计数减少。很多老人免疫力低下,病毒侵入就会导致自身的基础疾病加重,比如本身就患糖尿病、尿毒症、肿瘤,在病毒的面前就会不堪一击。
疫苗研发的三个难点
大家这两天也比较关心,我们能不能快速地等到疫苗?疫苗的研发非常难,至少有3个难点:
第一,病毒变异速度快。
拿艾滋病疫苗为例,为什么40年了,至少我们目前还没有看到希望?因为艾滋病病毒变异速度非常快,病毒进入人体后几个小时就可以复制一代,每复制一次就会有10个左右碱基对发生变异。就算我们研发出了疫苗,它是否可以覆盖全部的病毒?
流感病毒也容易变异,一个城市中不同的地区甚至流行的流感病毒亚型都可能不同,就拿北京来说,可能海淀区和通州区的流感病毒就不完全一样,今年打了疫苗明年还要再打,并且还要预测病毒的暴发类型……
第二,疫苗是否能够有效地刺激人体产生抗体?
人类历史上第一支疫苗——用接种牛痘来预防天花,为什么效果那么好,因为接种牛痘后产生的抗体,或者自然感染天花后产生的抗体,可以长期有效,一次感染终生免疫。
而艾滋病疫苗最难的是什么?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可以抗体,但没有保护作用,不能够有效地杀死病毒,那么产生抗体有什么用呢?
疫苗的作用类似一个“扳机”,它触发了人体原有的机制也就是说人体针对这种病原体可以产生抗体,并且这种抗体应该对人体具有保护作用。
第三点,疫苗制备的工艺、有效性和安全性要求更高。疫苗要大量地用在健康人身上,安全性和有效性比普通的药更苛刻。
对应以上三个难点,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的情况是:
第一点,我们正真看到病毒有变异,但并不是非常严重;
第二点,我们发现确诊的人治愈以后,多数人都产生了抗体,并且这些康复者的血清还可拿来治疗重病人;
所以其实新冠疫苗研发难点关键是第三点——临床试验的过程需要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现在全世界都在研发新冠疫苗,但我个人认为,真正等到上市那一天,可能这次疫情也快结束了。
新冠可能成为一种周期性流行病
但是疫苗的研发还是有巨大意义的,因为新冠可能会成为一个周期性的流行病,等到明年,或者下一次流行,疫苗的存在就是我们最强大的武器。
让一种烈性的病毒性传染病彻底消失,有几个条件是需要满足的:
第一,人类是病毒的唯一宿主,没有别的中间宿主;
第二,研发出高效的疫苗;
第三,病毒的变异性小。
1872年纽约市民排队接种疫苗防御天花病毒
图源:《薄世宁医学通识讲义》
到目前为止,人类主动消除的烈性传染病只有天花。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庄严宣告,天花永久消除。因为它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
其实病毒来到地球已经几十亿年了,我们人类才有多少年?人从生下来开始,就面临着和细菌、病毒的共生关系。我们应该做的,是怎么样处理和病毒之间的关系,如何正确地看待病毒和细菌感染,怎么做才对我们的健康有利。
公共卫生体系:性价比最高的健康工程
现代医学诞生之初,人类的平均寿命是30岁,而今天,世界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日本的国民平均预期寿命,已达到了84.2岁。人类的寿命在不断延长,这其中公共卫生管理系统起了很大的作用。
对很多人来说,可能只有出现这种传染病的时候,你才能感受到公共卫生管理体系的存在。因为它是以预防、以慢病管理、慢病教育为主,它的特点是“效益非即时体现”,可能几十年你才能看到它的效益。
疾病防控中心、防疫站,甚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在承担公共卫生管理的工作。它的覆盖面也很广,比如我们的食盐里面的加碘,能够预防大脖子病,这属于慢病的管理与教育;还包括疫苗的注射、饮用水卫生、地区的流行病史、公厕的管理、口腔卫生、刷牙、控烟等等。
澳大利亚的烟盒:大幅恐怖图片、明确提示危害的文字
图源:《薄世宁医学通识讲义》
比如澳大利亚的烟盒设计,就是公共卫生系统起了作用。
2006年,澳大利亚政府规定:烟盒上必须印有令人恶心的图片提示烟草对于健康的危害,且图片大小必须占烟盒面积的90%。于是消瘦的身体、癌变的肺,烂掉的脚趾头、溃烂的血管、骷髅等恐怖的图片都出现在了烟盒上。烟草的销量因此迅速下降。
1894年,英国霍乱发病分布图
图源:《薄世宁医学通识讲义》
英国拥有目前最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但是这都是烈性传染病逼出来的。别看我们现在看到英国街道干净整洁,其实在200年前英国霍乱时期,伦敦就是座“化粪池”城市,一到雨季,飘着各种垃圾的粪水乱流,还会随着雨水流到泰晤士河,进入人的饮水系统。后来1831年到1866年间的4次霍乱和不断的公共卫生改革,让英国公共卫生体系逐渐建立了起来。
在中国,早期饭店允许包间里抽烟,恨不得打开窗户都以为室内着火了似的,现在随着城市控烟力度加大,自然而然抽烟的人就变少了,还给大家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
所以,公共卫生管理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Q: 普通人在室外不戴口罩,吸入病毒的概率有多大?
A:在空气流通的环境中,这种概率是非常小的。虽然也有气溶胶传播概率,但概率极低。新冠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还是飞沫传播,比如我直接咳嗽、打喷嚏给你;再就是接触传播,手接触细菌后再揉眼睛、鼻子,这样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所以这次病毒传染重点我们就强调两点:勤洗手,戴口罩。
Q: 大家都看到一些新闻,西方国家不戴口罩,并且政府不鼓励戴口罩,为什么?
A:西方国家是说健康人不戴口罩,他们主张病人、疑似病人或者去医院探望、护理病人要戴口罩,但是大家必须要格外注意的是,这是严格基于“病人一定要带口罩”的前提下。
但这次疫情有很多无症状感染者,自己也不清楚自己感染了,所以不戴口罩是一定会增加传染、感染的风险的,必然对健康人有影响,所以我还是倾向于我们国家所有人戴口罩。不光是保护自己,还为接触自己的人负责。
至今为止,全国很多地区的新增病例都控制在0,但我们的防控不能因此松懈,更要严谨一些。
Q: 什么情况下会去ICU?
A:ICU反映了整个医学发展的最高形态,我们用最好的药,配备最好的医生和护士,有三四个护士同时照顾一个病人。我们治疗的病症包罗万象,ICU的医生不光要掌握普外科的知识,还有产科、骨科等等。这些年,我还经历过骨科高位脊髓损伤造成的截瘫和呼吸衰竭的抢救,羊水栓塞、胎盘植入、大出血的抢救等等。
强调一点,具有逆转可能性的病人才会进ICU,比如大出血后心脏停跳后又复苏成功的,肝移植等重大手术患者,还有突发性器官功能衰竭的情况。因为ICU的花费是很高的,呼吸机、监护仪、CRRT、以及这两天讨论度很高的ECMO费用都不低。
ECMO
Q: 近期针对ECMO的讨论度非常高,甚至有专家表示ECMO进一步降低了新冠肺炎的死亡率,这个ECMO到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A:ECMO,也有翻译成“叶克膜”,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魔肺”,我们称它为生命救护的最高形态,ECMO技术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城市医院的救治水平。
简单来说,你的肺不工作了,我们大家可以用呼吸机把气打进去,但当呼吸机也不能做很好的氧合的时候,怎么办?这时候就要用到ECMO,把人体内的血抽到体外,再给它加上氧,清除二氧化碳,再输回到人体内:我能支持你的肺,这样等你的肺慢慢恢复,给你的生命争取更多的时间。
但ECMO毕竟是设备,支持一段时间后会激发感染,也会出现其他凝血、真菌感染等问题。无论是ECMO还是呼吸机,还是肾脏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后的CRRT血液净化,这些都是为病人和医生争取更多时间,当病人的免疫力可以跑赢病毒的复制,最终把病毒抑制在安全范围之内,甚至清除,让肺恢复,最终还是要靠人体的免疫力起作用,战胜疾病。
Q: 《薄世宁医学通识讲义》书中也提到了一个医学演化里程碑:脑死亡——重新定义生命的终点,在中国我们是以什么为死亡标准的?
A:在美国,80年代开始就有脑死亡的立法,在中国,我们正在逐渐接受脑死亡的死亡诊断标准。
曾经人类认为心脏、呼吸停止是死亡,但随着我们研究越来越深入,人类发现大脑才是思维的物质载体。大脑死亡,无力回天,哪怕心脏还在跳动。很多国家都相继将脑死亡作为死亡诊断标准,在中国目前还没有严格立法,我们按照心脏停止、脑死亡的双标准,重要的是跟家属的相互沟通。
几年前我收了一个病人,他夜晚骑电动车特别快,撞到了电线杆子上,脑出血压迫中枢神经,送到医院后已经发生了脑死亡。病人曾经签署过器官捐献书,但患者的爱人十分舍不得,无法接受病人的心脏还未停跳就放弃的现实。我们做脑死亡的诊断是十分严谨的,当时专门找来了宣武医院和我们医院的神经内科专家做了几次诊断,最终判定确实脑死亡。
过了一段时间后,病人的心脏、呼吸开始不稳定,开始出现各个部位的感染,后来病情越来越重。这时候他爱人想通了,希望还是遵从他生前的愿望做器官移植。但这时候也错过了最佳的移植时间。
Q: 书中提到了“医患共同决策”,您印象深刻的医患关系的案例?
A:几年的一个晚上,我在ICU值班,收了一个重症产妇,她是严重的胎盘植入,还并发了羊水栓塞,这个病人在手术台上失血量1万两千多毫升,要知道正常人的血一共只有4000毫升,一万两千毫升相当于把整个人的血出了3遍。
她光是手术室里,心脏就停跳了9次。送到ICU已经晚上十一二点,她全身器官衰竭、呼吸衰竭、中枢神经系统衰竭,处于昏迷、休克的状态,每个针眼都在往外渗血。这样一个时间段病人又开始出现心律失常,在ICU心跳又停了4次。
关键时刻,医生必须判断病人发生了什么,再正确处理。我第一时间判断病人发生了脑水肿,必须赶紧脱水,但病人又急性肾衰没尿,怎么脱水?只剩下一个办法——CRRT(持续肾脏替代疗法)。这是一个有风险的决定。
当时我把她家人叫过来,小伙子面色黝黑,但他当下跟我说了一句话我一直记得:“其实我们走了很多地方都不敢收,现在我完全相信你。”
我说:“如果病人是我的家人,我会选择冒险去做CRRT,你相信我,我亲自给你做。”后来手术很顺利。没几天这个病人就痊愈了。
Q: 您认为医患关系的理想状态是怎样?
A:中国外科学奠基人、传世人裘法祖曾说过: 其实治病的过程就像医生患者一同过河,医生和病人都以彼岸为目标,由医生背着病人过河,是否能顺利到达彼岸、何时到达,都是未知的。但在疾病面前,医生和病人是协同作战的联盟。
作为医生,我最喜欢听病人说的一句话是:“我相信你,我们一起努力。”我也相信,病人家属最喜欢听医生说的一句话是:“如果这个病人是我的家人,那么我会选择......”
Q: 您写这本书最想传达给读者什么?
A:首先,我希望从认知层面改变读者对健康、对生命、对疾病、对医学的理解,“医疗的本质是支持生命自我修复”。
其实你这次肺炎你就理解了,人体免疫是根本,没有特效药,医疗必须支持自我修复,没有自我修复的,医疗也无能为力。
第二,我不断地呼吁良好的生活方式,病是怎么来的?癌症是怎么回事?哪些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或减少这些疾病的发病率?
第三,希望我们大家了解医生的思维方式,医生是怎么考虑问题?医生怎么诊断疾病?医生怎么来治病?你才能学会如何和医生高效的沟通。
在做决策的时候,你应该和医生沟通5个关键问题:我要不要做这个检查或治疗?有什么风险和不足?有没什么其他替代方法?会有什么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如果不做会怎么样?只有了解医院的本质、医疗过程的实质,才可以和医生更高效的沟通。
薄世宁医生参加央视科普拍摄
Q: 为什么这种从认知层面的改变很重要?
A:作为一个ICU医生,我经历的生死是所有医生中最多的,有些病人我可以救过来,但总有时候会救不过来,这么多年来我也在反思,医生能够救多少人呢?
抢救病人的时候,家属经常会问“平时人都好好的,怎么突然就......?”人体是个代偿能力越来越弱的过程,很多疾病在我们看似好的时候,就已经埋藏在身体里面了,所以平时一定要定期做体检。
毕竟医生救人有限,希望每个人能够了解一些医学常识,一些科普知识,医生们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出这些深刻的道理,并且让每个人明白,“一生需要上一次医学院”。
2018年,我作为发起人之一联合我们院的专家,清华、北大的专家成立了中国健康管理协会的健康科普专业委员会,之后也会继续专业地做科普教育。
Q: 您对医学的未来有哪些预测?
A:在书的结尾,我写了一段结语预测医学的未来,也是我对医学未来的幻想。
2069年,薄医生95岁了,2020年大家所认为高科技的医疗手段,比如基因编辑、人工智能、手术机器人都已经过时了。医学已确定进入了“万物基因互助”的时代,世界上的每个人的健康数据都联网了,医生会用算法对这些数据进行调配和管理,将不同病人突变的基因进行互换治愈疾病,医生做的工作更像是今天的数据工程师。
也许你身上的基因突变对你来说是致病基因,但放在别人身上,就可能成为治病的基因。
我对未来医学的发展有三个大胆猜想:
1. 数据和算法在医学中得到普及。医生必须不断积累数据,掌握算法才可以掌握未来的医学发展。
2. 医学数据实现互联互助,世上任何一个人都构成网络中的节点,世界上每个人的健康数据都联系在一起。
3. 基因呼唤技术大范围的使用在疾病治疗,充分的利用自然界带来的基因突变的优势,将基因突变用于疾病治疗。
当然也可能我的猜想全部都是错的,因为医学就是一个不断继承与叛逆的过程。
▼
免费听书
《薄世宁医学通识讲义》
索书号:I561.65/112
所在馆藏:综合借阅室
(长按识别图中小程序码即可免费听读)
- End -
作者:每天一条原创短视频,每天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每天精选人间美物,每天来和我一起过美好的生活。一条(ID:yitiaotv)
▼